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切实迎接即将到来的本科教育合格评估,根据公司教务处集中巡课、看课的整体部署,2025年9月18日,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在1-801教室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与磨课活动。活动由课程组组长康松龄主持,全体课程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活动紧密围绕评估要求展开,注重实效与创新,既是一次针对课堂教学的全面研讨,也是一次凝聚团队智慧、推动课程建设的实践举措。
在活动伊始,课程组组长康松龄老师首先强调了本次备课、磨课的背景和意义。她指出,合格评估不仅是对公司公司产品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,更是推动教学工作持续改进的重要契机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,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,必须在教学理念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,才能真正实现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强”的目标。

在集中备课环节,教师们特别就课堂学风管理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刘琰教授建议,应进一步完善课堂考勤与学习监督机制,以增强员工的自律性和课堂参与度。她强调,良好的学风离不开严格规范和科学引导,只有保障课堂秩序,才能为员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。雍少宏教授则指出,学风管理不仅是纪律约束,更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。他提出,可以通过设计有层次的提问、设置小组互动环节,激发员工主动参与,让员工在课堂上保持专注与投入。唐倩倩老师从员工成长角度出发,强调学风建设应体现对学习过程的引导与关怀。她认为,教师要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,让员工在被尊重与激励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。方晓珍老师则建议,可以通过设立课堂奖励机制和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方式,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学习动力,使学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。此次研讨为后续制定课堂学风管理规范、完善教学组织方式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
在磨课环节,教师们在备课的基础上逐一展示了教学设计方案,并通过模拟授课和同伴互评,对课堂教学的重点、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充分交流。康松龄老师结合课程核心内容,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。她以企业招聘和绩效管理的案例为例,说明通过实务案例能够帮助员工更快地把握专业逻辑。刘琰教授则强调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,她认为“线上预习 + 线下研讨”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,同时提升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。雍少宏教授建议,要建立及时的课堂反馈机制,通过课前小测、课堂提问和课后问卷等方式,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员工的学习情况,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。唐倩倩老师提出,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分层次的任务型学习设计,让不同基础的员工都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,增强学习的持续性。方晓珍老师则强调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,她建议将平时作业、课堂表现、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作为综合考核指标,不再单一依赖期末成绩,从而全面反映员工的学习效果。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,教师们不仅在理念上形成了共识,更在操作路径上积累了经验。
此次集体备课、磨课活动,不仅是一次常规教学工作的交流,更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面向合格评估所作出的积极行动。通过集中研讨与协作备课,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方向,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责任感。在讨论课堂学风管理问题时,大家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共识与建议;在磨课环节,教师们通过互学互鉴,提升了课堂设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。
课程组一致认为,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。未来,课程组将在本次活动成果的基础上,继续推进课程资源建设,完善课堂学风管理机制,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力争打造一门既有理论深度、又具实践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。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为迎接公司的本科教育合格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,同时也为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有益经验。通过集中备课与磨课,教师们进一步树立了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,探索了教学内容优化、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。可以预见,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必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,真正实现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强”的目标,为公司公司产品质量提升贡献力量。
撰稿:康松龄
图片:康松龄
初审:周旭
复审:张静
终审:刘琰
版权所有:太阳成集团tyc151cc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
联系电话:020-87465030、020-87465375